詹森为了参加一个老友的葬礼,匆匆驾车来到一个小镇,这个镇虽然小,但是殡仪馆却不容易找。最后他只好停车间一个小男孩。
“到殡仪馆吗?先生,”小男孩慢吞吞地回答,
“一直往前开,开到一个交叉路口,你会看到一只乳牛在右边吃草。往左转再开一、两百码,前面树林里有一栋古老的小木屋,越过小木屋继续开,你会看到一株被雷电击倒的古树。这时候往左转,过不了多久,会看到一条泥巴路,路旁停着史密斯农场的拖拉机,越过那辆拖拉机继续往前直走,就会找到殡仪馆。如果拖拉机不在那儿,回头再找我,我会给你更多指示。”
结果可想而知,詹森赶不及参加的葬札,因为小男孩的指示太不着边际,含混到无法照着他的指示去做。
许多激励者都有下面的毛病:下达“不着边际的指示”,都奇怪被激励者没有执行他的指示。很多经理心想:“雇用这个人的时候,他看起来很有能力,怎么办起事情来这么差劲!”事实上该检讨的是经理。再有能力的人,如果弄不清楚经理究竟要他做什么,当然无法完成任务。
试想这种情况:能力出众的员工未能完成经理的要求。经理自认为已经下达了详尽的指示,提供了完成任务的所有技术资料。“到底什么地方出了差错?”经理百思莫解。“他能力出众,一向值得信赖,是个无可挑剔的员工,怎么会出这种纰漏?”上述问题往往不在员工,而在经理。如果经理照照镜子检讨自己,就会发现,镜子中以为没有问题的家伙犯了大错:下达的指示不清楚。
哥伦布动物园发生过下面的趣事。
照顾动物的员工请示领班:“这只天鹅老是啄游客,你看怎么办?”
领班正忙昏了头,便打趣他说:“宰了喂豹子吧!”
这个不懂风趣的员工真的将三百美元的天鹅宰了喂豹子。
问题就在不清楚的指示。它象瘟疫,危害你的员工、客户、学生或子女,往往使他们做出不是你期望他们做的事情。
激励者如何纠正这种毛病?
很简单,精确下达你的指示。当你要某人做某件事时,要确定你已经清楚传达了你的指示:究竟你要他做什么?怎么去做,花多长的,和谁联络,为什么要这么做,经费若干等等都应一一交代清楚。
精确下达指示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弄清楚你的企图。
如果你都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,却要求被激励者完成任务,无异缘木求鱼。如果你能精确交代指示,被激励者将会感激你的真诚而全力以赴。